在数字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的报刊书籍难以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对多元阅读场景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喜马拉雅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红利和有声音频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有声图书的进一步发展,为助力街道社区推行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刘寨街道裕华社区与喜马拉雅联合打造的裕华社区24h红色数字学习站应运而生。
24H红色数字学习站外部以红色书本创意造型为主体视觉效果,内部布局科学,充分考虑群众学习需求;
24H红色数字学习站是高新科技运用于文化领域的产物,用优质有声文化内容产品助力红色教育提质增效、以科技赋能智慧红色阵地运营、以红色文化引领服务融合延伸展现新业态、新亮点、新地标、新风貌,必将成为惠济区刘寨街道一个红色党员群众党建文化学习的网红地标打卡地。
24H红色数字学习站是传统图书馆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更是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呈现。通过喜马拉雅有声化赋能,“24H红色数字学习站”有效缩短了党员和群众去图书馆、去集体学习的空间距离,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降低了阅读的时间成本。”
24H红色数字学习站是一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文化业态,线下有展现线上有阵地,构成蜂鸣场景,增加党建文化浓度,形成党建文化聚合的能量场,进而吸引更多元的党建文化参与者,发挥线上线下空间场景价值。
24H红色数字学习站展现出三大特点:无人值守、7x24h开放、家门口的红色党建学习站。
在线下展示场景中集多功能学习吧台区、智慧党史互动学习墙、融媒体学习中心、有声书柜数字化学习区、有声明信片、多功能学习桌、付费内容免费借阅区、红色图书馆、红色朗读亭共九大版块打造的有声体验场景和红色全民阅读空间,社区群众、党员可以全方位、多场景、近距离体验喜马拉雅音频生态系统的新技术带来的音频享受。
24H红色数字学习站使用数字技术和软硬件载体采用“扫码听书”的创新服务形式,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有声图书馆场景,提供智能有声学习体验,无需下载APP,微信扫描线下书架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畅听19000+本优质内容,2361000+条好声音,覆盖红色文化内容、党政、历史人文、亲子儿童、健康养身、科技军事等众多领域,专人运营定期更新;
同时包含权威红色有声内容: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的深刻解读,从海量有声内容中精选1000+有声红色书籍,29000余条红色学习音频,切实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随着“24h红色数字学习站”的推出,更多优质图书和内容将得以推广,喜马拉雅将继续发挥内容优势和技术优势,赋能“一公里城市书房”建设,有效提高全民阅读兴趣。
24H红色数字学习站整合系列智能有声产品,汇集了包括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沉浸式阅读的听读机、朗读亭以及有声明信片等多种有声阅读产品和定制化的互动产品。 在线上线下学习的基础上,一些智能硬件的加入,极大的丰富了党员和群众的学习形式,打造智慧红色阵地。
喜马拉雅朗读亭内配备有专业音响和话筒,头戴式耳机,触摸点播系统,高强度隔音玻璃、座椅等,私密空间可以带给朗读者沉浸式体验。同时,操作便捷,扫码即可登录,它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朗读资源库,朗读资源总数超过20000+,专业音频1000+,共分12大类,包括诗歌散文、唐诗宋词、亲子儿童经典文学选段、外语名篇(带译文)、红色经典等,为朗读者提供了一个高品质的朗读平台,并且可以实现画中画趣味配音功能,让朗读者真正体验阅读的快乐。同时朗读亭拥有丰富的有声活动与赛事运营经验和资源,支持读红书活动和榜样故事征集活动并与喜马拉雅APP热门活动板块打通,以创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听读机是喜马拉雅打造的“新阅读体验”系列产品,内置海量喜马团队精心特制的精品内容,覆盖历史,党政,人文,艺术,教育,科技,财经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内容,内置20000+册有声内容,戴上耳机即可收听,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更多种的学习方式,打造沉浸式阅读空间,听读机不需要手机操作,对于社区内的老人和小孩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可利用听读机进行相关活动。
声音明信片可通过扫描线下二维码根据定制的手绘封面加上定制的展示音频,让明信片更具个性。打造有声音记忆的城市红色阵地,结合红色资源、人文历史等创想一系列符合城市形象的有声明信片,明信片可呈现在微信小程序内,供群众选用,直接通过手机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传情达意。
半月谈AI智能音箱支持语音交互,实现对话讲解,只需呼叫“小谈小谈”它便能帮助答疑解惑,解决集中学习的问题。同时半月谈AI智能音箱支持自建内容上传,裕华社区的最新活动都可以上传播放展现,是全新的线上宣传出口。
随着我们生活节奏的的不断加快和信息越来越碎片化,阅读空间也愈发多样化,24H红色数字学习站运用文化+科技 打造数字文化新业态,是集红色内容学习、群众活动、文化地标、跨界融合、便民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红色阵地。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实现产品和服务新融合,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获得感、幸福感。